近期使用自动化构建脚本时,出现一次/bin/bash^M : bad interpreter :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问题,于是排查分析,确认了问题原因。
问题原因
自动化构建脚本运行在Linux下,正常的发布流程是提交到Git,然后自动发布到Linux的docker容器中运行,当时为了偷懒,自己在windows下本地修改完,直接覆盖了容器中的脚本进行测试,结果运行出现/bin/bash^M : bad interpreter :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dos格式文件传输到unix系统时,会在每行的结尾多一个^M,当然也有可能看不到,但是在vi的时候,会在下面显示此文件的格式,比如 "dos.txt" [dos] 120L, 2532C 字样,表示是一个[dos]格式文件,如果是MAC系统的,会显示[MAC],因为文件格式的原因有时会导致我们的unix程序,或者shell程序出现错误,
问题处理
处理方式就是把文件格式转换为unix格式,方法是:
vi dos.txt
:set fileformat=unix
:w
这样文件就转换成unix格式文件了。
问题总结
一般在windows机器上编写好了文件传到unix下就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用命令:set ff? 可以看到dos或unix的字样.
用:set ff=unix把它强制为unix格式,也可以用sed 这样的工具来做:
sed 's/M//' filename > tmp_filename
其中M是同时Ctrl+V+M按出来的,表示回车。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