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搜索

目 录CONTENT

文章目录

“门外汉”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

沙漠渔溏 / 2021-02-09 18:07:00 / 共计1,953 字
温馨提示:
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1-02-09,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留言反馈。部分素材来自网络,若不小心影响到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摘要:1912年1月6日(农历1911年11月18日),“门外汉”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 1910年春的一天,躺在病床上的阿尔弗雷德·魏格纳(1880~1930)无意中扫了一眼对面墙上挂着的世界地图,便注意到一个平日里不曾寻思过的奇特现象: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北南美洲的东海岸,其轮廓竟然有着极大的对应性。特别是巴西东端的直角突出部分,…

1912年1月6日(农历1911年11月18日),“门外汉”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

1910年春的一天,躺在病床上的阿尔弗雷德·魏格纳(1880~1930)无意中扫了一眼对面墙上挂着的世界地图,便注意到一个平日里不曾寻思过的奇特现象:大西洋的两岸——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北南美洲的东海岸,其轮廓竟然有着极大的对应性。特别是巴西东端的直角突出部分,与非洲西岸凹入大陆的几内亚湾非常吻合。如果能够移动这两个大陆使它们靠拢的话,它们正好就能镶嵌在一起了。

这位刚过而立之年的德国气象学家当时觉得,这种巧合很有趣,但并没有多想。第二年秋天,魏格纳偶然在一本论文集里看到一句话,非常惊讶,那句话是:根据古生物的论据,巴西和非洲曾经有过陆地连接。结合自己在格陵兰岛等地的考察经历,魏格纳心里冒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这两块大陆早些时候就是一个整体,只是到后来才因破裂、漂移而分开的。
 
接下来,魏格纳开始认真研究这个问题,并努力从各方面搜集地学资料,查找海陆漂移的证据。他在不少研究项目中发现,一些化石和岩石的种类与当时这些大陆的气候并不匹配。比如,在北冰洋的斯匹博根岛上发现了许多动物化石,而这些动物在过去只能生活在热带地区。如果不是斯匹博根岛“漂移”到目前的位置,那么,它在过去如何会“赶上”热带气候呢?另一个例子也令人称奇:人们在撒哈拉沙漠发现了一种叫作冰碛岩的沉积矿,但这却是由移动的冰河留下的奇特的沉积物。

1912年1月6日,魏格纳在德国法兰克福地质学会上作了题为《大陆与海洋的起源》的演讲,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不久,他应征入伍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两次负伤住院。养病期间,他得以集中、深入地思考和研究“大陆漂移说”的思想与证据,于 1915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但是,直至此书第三版英译本1924年面世之后,“大陆漂移说”才开始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1937年,商务印书馆推出了沐绍良由日译本转译的《大陆移动论》,为该书最早的中译本。

现在看来,魏格纳是第一个发表了有明确证据且符合逻辑的有关大陆移动理论的科学家。他的思想的继承者——板块构造说,今天已被视为支持地球大陆之起源、结构和动力的首要理论。从大陆漂移说的提出到板块构造说的确立,终于促成了一次名副其实的地球科学领域的伟大革命。可是,魏格纳超前于时代的思想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嘲笑、敌视和抵制,被挖苦为“一个漂亮的梦,一个伟大诗人之梦”,甚至被抨击为“十足的该死的愚蠢想法”。
 
话说当年,魏格纳以“从事地质学研究的气象员”身份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理论,难免让所谓的“专业人士”起疑,而他对大陆漂移动力机制解释上的瑕疵也留下了让他饱受攻击的“把柄”。当时的一位权威人物曾断定:“一个门外汉把他掌握的事实从一个学科移植到另一个学科,显然不会获得正确的结果。”然而,正是以这种“跨学科方式”使用其他学科的数据和观点进行研究,让魏格纳获得了成功。事实上,魏格纳为大陆漂移说提供的最好的证据,恰恰来自于他在气候领域所做的工作。魏格纳最根本也最有创造性的贡献在于,他首次揭示了大陆大规模水平运动的可能性,对当时占优势的海陆固定论形成了重大冲击;他还首次提出了大陆和海底是地表上的两个特殊的层壳,它们在岩石构成和海拔高度上彼此不同这样一个概念。

魏格纳出生于柏林,父亲是一位传道士兼孤儿院院长。他小时候体质较弱,耐久力差,可他十分向往去北极探险,因而自觉乃至严酷地锻炼身体。由于父亲的阻止,他没能在高中毕业后就加入探险队,而是进入洪堡大学学习。1905年,魏格纳拿到天文学方向的博士学位,但此时他对地球物理学和气象学更有兴趣,于是就到林登堡航空气象台从事高空气象学研究,还先后任职于汉堡海洋气象台、汉堡大学、格拉茨大学。

魏格纳的人生结局堪称悲壮。1930年4月底,他第四次抵达格林兰,试图重复测量格林兰的经度,以便从大地测量方面进一步论证大陆漂移。不幸的是,他在过完50岁生日的第二天即遭遇强大的暴风雪袭击,倒在茫茫雪原上。他的遗体直到第二年4月才被发现——已经冻得像石头一样,与冰河浑然一体。

《海陆的起源》,[德]阿尔弗雷德·魏格纳著,李旭旦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出版